大口徑水表在智慧水務中的應用
伴隨城市“智慧供水”體系的構建,圍繞以人為本、以需求為導向先后建設了營業收費系統、供水管網GIS系統、生產調度SCADA系統等多個管理信息系統,并按管理需求不同形成了四大管理功能平臺——生產運行管理平臺、對內服務平臺、對外服務平臺、信息管理平臺。目前各平臺間已實現數據交換,生產運行管理平臺與對外服務平臺及其各個管理子系統間均已實現數據的互聯和共享。
一、大口徑水表遠傳監測設備的數據采集和回傳、結算機制簡介
大口徑水表遠傳監測設備每天以零時零分為基準時點,遙測終端機每間隔15分鐘向脈沖水表(流量計)采集并儲存1次實時水量數據;每隔4小時向大口徑水表遠傳監測平臺服務器上傳1次監測數據和設備工況數據,24小時內共發送6次。如果數據回傳不成功,則在下一個時段自動補發。監測設備采集到數據均以暗碼加密的方式進行傳輸。
二、大口徑水表遠傳監測技術在供水設施管理中的應用
應用一:利用監測平臺的“離線”、“零水量”報警功能,保障水表及附屬設施的安全運行
以往對水表及其附屬設施工況的巡檢工作,主要是依靠供水營銷員和巡檢人員在巡檢周期內完成,通常巡檢周期為25-30天?,F在利用好監測平臺的“離線”“零水量”報警功能,就能有針對性的到達現場進行處置,從發現到處置完畢所需的時間一般不超過24小時。
應用二:利用監測平臺“零水量”“水量持續下降”的預警功能,及時發現并處置故障水表
應用三:利用監測平臺的“數據分析”功能判斷水表運行狀態,給計量設備選型提供依據
規模以上用水戶受季節因素和行業景氣程度,用水需求變化大。容易出現大表小流量和小表大流量的現象。利用監測平臺的數據分析功能可以清晰分析水表運行工況與用水需求的匹配度,合理選用計量設備。
應用四:利用監測平臺“水表倒流”報警功能,確證供水水質安全